top of page

《其實有時候小朋友之所以不聽話,只是因為身邊的人對他實在是太好?!》 - 下回


同樣是做錯事,例如在店舖不小心弄壞了別人的東區,如果換著是大人,大家可能會「執正黎做」,要大人作出補償;但是如果出錯的是小朋友,大家就不會這麼追究了,因為大家覺得「佢只係小朋友黎㗎咋」,所以願意給他們多一些機會。

但是正正因為大家都給小朋友很多的機會,所以他們就會覺得自己犯錯被人原諒是必然的,那麼他們就不會變得小心,因為他們沒有積極改正,所以衍生出將來更多的不小心。

而且因為你每一次都原諒他們,那麼當他們有一次犯錯你沒有原諒他們、沒有給他們「人情」的時候,他們就會覺得你改變了,他們就會覺得你對他們很差,就像是你平時對他們有100分,但今次只得80分一樣,他們就會記恨這一點,和你的關係就會慢慢決裂。

所以我們要小朋友聽話,或者真正對小朋友好,不是一味地對他好、一直給他人情就夠,反而應該讓他知道你是隨時會可以收回對他的好,如果他真的表現惡劣的話,就直接收回,跟他說這就像交易一樣,如果他想你對他好就需要付出。

付出不一定是那些很辛苦的工作,可能只是很簡單聽你的說話,這樣也可以換來你的好。

我們需要給小朋友知道這個訊息,那麼他們就會慢慢接受這一套說法,並且為了爭取大人對他們的好意繼續努力。

愛惜小朋友、想要小朋友好,不代表不懲罰不責罵(當然也不代表過度責罰),我們要在責罰和獎賞之間取個平衡。

當他們做錯、做得不好的時候,我們就得狠下心腸去責怪他們,不要因為覺得他們表現得很可憐而軟下心腸來安慰他們。

安慰他們的最好時期,是他們做得好的時候,如果他做得差,你責罵完他之後又馬上安慰他,那麼他只會學會只要忍過你的責罵,之後你就會安慰他,那麼他就不需要改善了,因為他不用實際付出,只要等待時間過去就可以換回你對他的好。

為了不讓小朋友這樣想,我們更加應該狠下心腸,直至小朋友變好之前也不要回復對他的態度,那麼他為了爭取你的好,就會慢慢改變自己。

當然我們也要明白得到,當他們開始改變的時候,我們也要酌情地對他們適量地好,例如他改善了8分,我就給他/分的好,例如他改善了90分,我就對他90分好,慢慢地小朋友就會向著我們想要的方向進化改善。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