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回提到,要讓小朋友願意主動學習知識,並且積極地運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因為大部份人接收到新知識時,都會選擇去想:「這些知識在這個地方用不著。」或者「這個知識能夠被這個舊知識取代。」
這讓他們難以再進一步,就像上回提到的「加數乘數例子」一樣;然而其實我們可以用「誘導式的話術」去改變小朋友的想法,讓他們作出改變。
外國曾經有一個實驗是這樣的:
設局者要受試者想像一下,他們剛剛發了薪水,然後他們經過一間CD舖,店舖剛好有他們喜歡的那套電影的cd,而且正在特價。
此時設局者將受試者分為兩組,並問了他們不同的問題:
對A組的受試者,設局者問他們「會不會用這筆錢去買這套自己喜歡的電影?」
對B組的受試者,設局者問他們「會不會用這筆錢去買這套自己喜歡的電影;或者不買電影,用這筆錢去買其他東西?」
結果A組裡面,有75%的人也說會買這套電影,因為自己喜歡看。反而B組的人,只有約55%說會買這套電影,有45%的人說不會買,因為自己可以用這筆錢買其他東西。
其實這裏的選擇其實是差不多的,就是只有「買」或者「不買」兩個選擇。
但是只對於B組的受試者來說,設局者多給了他們一個誘導,告訴他們不買這套電影的話,他能夠用這筆錢買其他東西,例如是買東西吃、買玩具等等。
對於A組的受試者,設局者只是問他們買或者不買,那麼受試者的人就沒那麼容易去想自己不買這套電影的話,還可以用這筆錢做什麼。
如果要換一個例子的話,就像是我們有時候並沒有想過什麼,忽然間有一個人提起了一個新的概念:
例如看著一個電視劇的時候,我們不會忽然覺得某個演員很像身邊某一個人,但如果有人突然提起的話,大家可能開始會有共鳴,並認同這個想法,之後就會出現一個新概念:「這個朋友和某某演員長得很像」。
這也證明了,別人的一句說話,能夠改變我們的想法。
正正因為如此,我們也可以使用相同的、類似的誘導性的話術,去控制小朋友的想法,讓他們偏向我們想要的一邊去想。
例如當小朋友學習到新知識的時候(而且那個新知識是很難以學習,且有其他取代的知識),就像我學習乘數的時候,我們可以不需要直接告訴他們這個知識在什麼時候使用。
因為我們直接告訴他們的話,他們反而會自己去思考其他東西,這是因為我們已經幫他們給出了答案,他們就不會在此深究下去,反而開始動腦筋去想方法讓自己輕鬆一點。
反而我們讓他們自己想像一下,這個知識能夠在什麼時候用到,這樣更有可能激活他們思考。
正因為我們也導了他們去思考這個知識是在哪裏能夠使用,控制了他們的思考方向,所以他們會比較不會去想其他,例如「如何不使用這個知識也能做到相同效果」。
我們沒有為他們給出答案,反而可以控制他們往「如何使用」這面去想;如果我們直接為他們給出答案,他們反而會有空閒去想「如何不使用它」。
在這裏為大家作一個總結:
1)當我們想要小朋友接受一些新知識時
2)誘導對方思考在何處能用這個知識
*)切記不要直接告訴他們答案,只教他們這個知識的運作是怎樣,至於如何用讓他們自己想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