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親子教學】哇!孩子這樣做,就能成為每個人都喜歡的「社牛」!
- Tin Sir@劍擊Formula

- 6天前
- 讀畢需時 6 分鐘
作為一位家長,你是否曾經希望孩子在學校或活動中表現得更出色,不僅在學業上,還能在與人相處時更受歡迎?
然而,現實往往讓人沮喪:孩子可能因為一時的情緒失控,比如在不合適的場合笑出聲,而被老師或同學誤解;或者因為缺乏自信,無法在團體中脫穎而出。
這些挑戰並非孩子的天性使然,而是因為他們尚未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行為和情緒。
我是Tin Sir,高級心理諮詢師、兒童遊戲治療師、前香港U20劍擊排名第一,並擁有二十年教學經驗。
在我的劍擊課堂中,我發現許多家長忽略了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,這些能力卻是他們未來成功的關鍵。
本文將分享我的教學經驗,幫助家長理解如何通過正面肯定、自我調整和社交技巧,讓孩子在成長路上更加自信和受歡迎。
【親子教學】為什麼家長常忽略孩子的社交挑戰

許多家長認為,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天生的——要麼天生外向,要麼註定內向。
然而,這種想法忽略了一個事實:社交能力是可以通過引導和練習培養的。
在我的劍擊及親子教學課堂中,我見過許多孩子因為不懂得控制自己的行為,比如在訓練中不小心笑出聲,而被其他教練誤認為不認真。
這種誤解可能讓孩子失去表現自己的機會,甚至影響他們的自信心。
與學術成績相比,社交能力往往被家長低估。
許多人認為,只要孩子考試成績好,其他方面自然會跟上。
但事實上,社交能力決定了孩子在團體中的表現,比如如何與同學合作、如何應對老師的期望。
如果孩子缺乏自我調整能力,例如無法在適當的時候控制自己的情緒,他們可能在團體中顯得格格不入,甚至被孤立。
我見過許多家長只關注孩子的技術表現,比如劍擊動作是否標準,卻忽略了孩子是否懂得如何與教練和隊友建立良好的關係。
我的觀點與眾不同。
其他教練可能只專注於讓孩子練好每一個動作,我卻認為,孩子的情緒管理與行為調整同樣重要。
例如,在我的課堂中,當學生因為掉劍而引起小騷動而笑出聲時,我沒有責罵他,而是引導他思考如何控制自己的反應(「你可以在心裡面笑,但不要笑出來,這會讓人覺得不尊重」)。
這種方法不僅幫助孩子在當下改進,也讓他們學會在未來更複雜的社交場合中應對自如。
家長需要意識到,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並非一蹴而就,而是需要持續的引導和支持。
▋從劍擊到人生:我如何教孩子成為更棒的自己?
在我的劍擊課堂中,正面肯定是我最常用的教學工具。
心理學研究表明,積極強化能顯著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。
當孩子完成一個動作時,我會立即給予具體的讚美,比如「非常好,剛剛腳趾、手全部做對了!」或「完美,做得很好!」。
這些簡單的肯定不僅讓孩子感到被認可,也激勵他們更努力地嘗試。
相比之下,其他教練或家長可能傾向於批評孩子的錯誤,或者認為「不說話就是最好的鼓勵」。
我不同意這種做法。
過多的批評可能讓孩子感到挫敗,甚至害怕嘗試新事物;而忽視孩子的努力則可能讓他們覺得自己的付出毫無價值。
在我的課堂中,我確保每位學生都能聽到針對他們進步的具體反饋。
例如,當學生完成一次標準的動作時,我就會讚賞他。
這樣的話語讓他明白,他的努力被看見了,從而激發他繼續進步的動力。
家長可以在家中輕鬆實踐這一方法。
例如,當孩子完成一項任務,比如整理房間時,不要只說「好」,而是具體指出他們的努力:「你把書架整理得這麼整齊,真是用心!」
這樣的讚美能讓孩子感到自己的價值,並在未來更願意主動做事。
關鍵在於,讚美要真誠、具體,且聚焦於孩子的行為而非空泛的評價。
通過這種方式,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,讓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更有動力。
▋孩子的情緒管理有多重要?我用20年經驗告訴你真相!
自我調整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能力,指的是他們在面對情緒或行為衝動時,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反應。
例如,在我的劍擊課堂中,當學員因為掉劍而忍不住笑出聲時,我沒有直接批評他,而是溫和地提醒他:「你會在心裡面笑,但不要笑出來,知道嗎?」
我進一步解釋,雖然我能接受他的反應,但其他老師可能會因為這種行為而誤解他。
這樣的對話不僅讓他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影響,也教會他如何在類似情況下調整自己。
許多家長可能會採取更直接的方式,比如責罵孩子「不要笑,這不禮貌!」
但這種方法往往只帶來短期的服從,而無法讓孩子內化自我調整的能力。
我的方法不同:我鼓勵孩子從內在動機出發,理解為什麼需要控制自己的行為。
例如,我告訴他:「我也是這樣的人,就嘗試忍吧。」
這句話讓他感到被理解,同時也給了他一個具體的目標——學會忍住笑聲,而不是完全壓抑自己的情緒。
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自我調整能力。
例如,當孩子在晚餐桌上因為聽到有趣的事而大聲笑時,可以溫和地提醒他們:「我知道這很好笑,但我們現在在吃飯,可以小聲一點嗎?」
這樣的引導既尊重孩子的情緒,又教會他們在特定場合調整行為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孩子會逐漸學會在不同的社交情境中做出合適的反應,這對他們未來的學業和職業生涯都至關重要。
▋社交能力的秘密:教孩子贏得他人喜愛
在我的課堂中,我經常告訴學生:「你要學會做別人喜歡的事。」
這句話並不是讓他們盲目討好他人,而是教他們如何通過禮貌和察言觀色贏得他人的尊重和喜愛。
例如,學員在課堂中表現出高度的禮貌,這讓我忍不住稱讚他:「欣賞你的超有禮貌!今天辛苦你了!」
他的這些行為不僅讓他獲得了我的認可,也讓他在同學中更受歡迎。
許多家長可能認為,禮貌只是表面功夫,不如學業成績重要。
但我不同意這種觀點。
禮貌和社交敏感度是孩子在團體中脫穎而出的關鍵。
例如,一個懂得在適當時候說「謝謝」或主動幫忙的孩子,往往更容易獲得老師和同學的信任。
相反,那些只專注於自己表現的孩子,可能在無意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,從而影響他們的人際關係。
家長可以在家中培養孩子的社交敏感度。
例如,當孩子與朋友玩耍時,可以提醒他們注意朋友的情緒:「你有沒有發現他看起來有點不高興?可以問問他怎麼了。」
這樣的引導能幫助孩子學會察言觀色,並在適當的時候表現出關心。
通過這些小動作,孩子不僅能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,也會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更具競爭力。
▋不只教劍擊!我幫孩子掌握自信與禮貌的終極秘訣!
回想我從一名劍擊運動員轉型為教練的經歷,我最初只是想教孩子們如何揮劍,但後來我發現,真正的挑戰在於幫助他們成為更好的人。
每當我看到像剛才分享的個案這樣的學生從最初的害羞或衝動,變得自信而有禮貌時,我都感到無比欣慰。
這也是我為什麼堅持用正面肯定和引導來教育孩子的原因——因為我知道,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力,只要給他們正確的引導。
家長們,你們可以從今天開始,將這些方法融入日常生活。
當孩子完成一項任務時,給予具體的讚美;當他們情緒失控時,溫和地引導他們調整行為;當他們與人相處時,教他們如何通過禮貌贏得尊重。
這些小改變將為孩子未來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。
我邀請你們加入我的Patreon會員計劃
獲取更多關於劍擊技巧、親子相處策略和兒童教育的專屬資源。
無論你是希望提升教養技巧的家長,還是對運動心理學感興趣的學習者,我的課程和文章將陪伴你一起成長,讓你的孩子成為更自信、更受歡迎的自己!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