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兒童教育】天啊!孩子當教練後,連我都驚呆了他們的改變!
- Tin Sir@劍擊Formula
- 1天前
- 讀畢需時 6 分鐘
當我問家長們最希望孩子在課外活動中獲得什麼時,多數人會說:「我要孩子學到一項技能,最好能拿獎!」
這種想法無可厚非,但背後隱藏了一個問題:許多家長過分聚焦孩子的外在成績,卻忽略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溝通能力、領導力以及自信心的培養。
我曾見過無數孩子在劍擊場上能完美執行動作,但一到需要與隊友合作或指導他人時,就變得手足無措。
這不僅影響他們的比賽表現,更可能成為未來職場和生活中與人相處的障礙。
試想一下,如果您的孩子在團隊中無法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,或者缺乏帶領他人的信心,他們的潛力會被埋沒多深?
傳統的訓練方式往往只教孩子「做什麼」,卻很少教他們「如何教別人做」,這導致他們在需要承擔責任時顯得迷茫。
我設計了一套劍擊課程,讓孩子們輪流扮演教練角色,通過親自指導同伴來提升他們的全面能力。
這不僅僅是學劍擊,更是學會如何與人溝通、建立信任,以及在壓力下保持自信。
這篇文章將分享我的方法,以及它如何幫助您的孩子成為更全面的個體。
【兒童教育】孩子不聽話?這套劍擊課程教他們領導與信任!

我是Tin Sir,一位擁有二十年教學經驗的兒童教育及劍擊教練,曾是香港U20劍擊排名第一的選手,同時也是一名高級心理諮詢師和兒童遊戲治療師。
我的職業生涯從競技場到課堂,見證了無數孩子在成長中的挑戰。
許多家長認為,只要孩子學會正確的動作或贏得比賽,他們的未來就有了保障。
然而,我不同意這種觀點,因為真正的成長不僅在於技術,更在於心智與社交能力的提升。
為什麼家長容易忽略這些?
根據社會學習理論,人類通過觀察和模仿學習,但如果孩子只被動接受指令,他們很難學會主動表達或領導。
傳統教育和訓練往往強調「聽話」,讓孩子機械式地執行動作,卻很少給他們機會去思考「為什麼」或「如何教別人」。
這就像只教孩子寫字,卻不教他們如何用文字說服他人。
我在課堂中觀察到,當孩子被要求擔任教練時,他們往往因為缺乏指導經驗而顯得緊張,甚至因為不自信而影響學生的信任。
在我的劍擊課程中,我特意設計了分組活動,讓年紀和經驗相近的孩子輪流扮演教練和學生角色。
例如,我會讓學了較久的學員指導新手,這樣他們必須將自己的知識結構化,並學會用清晰的語言傳達。
這種方法不同於其他教練只專注技術訓練的做法,因為我相信,真正的學習發生在教導他人的過程中。
通過這樣的設計,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劍擊技巧,還培養了溝通與領導的能力。
▋不只劍擊!如何讓孩子在課堂中成為溝通高手?
我的課程核心在於讓孩子體驗教練角色,從而提升他們的溝通、領導和心理素質。
具體做法包括:首先,我將學員分為教練組和學生組,讓每個教練自行設計一個創新的劍擊課題,目標是快速提升學生的實戰能力,並避免教授簡單的常規動作。
例如,我會要求教練避免教「直刺」這樣的基本動作,而是設計複合動作,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。
其次,我要求教練在教學時合理分配時間:三分之一用於講解,三分之二用於實踐,並鼓勵他們帶領學生進行多次試錯和實戰練習。
教練需要清楚解釋每個動作的「為什麼」「怎麼做」和「什麼時候做」,例如,指導學生在對手劍尖靠近特定距離時進行防守,而不是盲目執行動作。
這種結構化的教學方法能幫助孩子深入理解技術背後的邏輯。
此外,我鼓勵教練多讚賞、少責罵,甚至可以嘗試不同的溝通方式來觀察效果。
例如,有些教練可能會用幽默的方式激勵學生,而有些則更嚴肅,這些嘗試能讓他們發現最適合自己的領導風格。
最重要的是,教練必須關注學生的心理感受,建立信任感,而不僅僅是下指令。
我常說:「學生不是機械人,他們有情緒、有不安,教練要給予支持,讓他們安心執行動作。」
這些方法的成效顯而易見。
孩子在扮演教練時學會了如何清晰表達、耐心傾聽,並在壓力下保持冷靜。
他們的自信心得到提升,因為他們不僅是執行者,更是知識的傳遞者。
通過實戰對戰,教練能即時看到自己設計的課題是否有效,並從中學會反思和調整,這是傳統訓練無法提供的經驗。
更重要的是,這種角色扮演讓孩子學會了換位思考,理解他人的需求,這對他們未來的人際關係和職場表現都有深遠影響。
對於家長來說,這意味著您的孩子不僅能成為優秀的劍擊手,還能成為有領導力的團隊成員。
我還建議家長鼓勵孩子在家練習基本動作,將課堂時間留給更深入的指導和細節調整。
這樣,孩子能在課堂中專注於學習如何教導他人,而非重複基礎練習。
這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,還讓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。
▋哇!孩子當劍擊教練後,他們的自信爆棚了!
為了讓家長更清楚這套方法的效果,我分享真實案例,展示孩子在課程中的成長與挑戰。
他是一位充滿熱情的學員,但作為教練時,他的指導方式顯得有些青澀。
他在教時,給出的建議往往過於籠統,例如「小心點」「多拿分」,這些話雖然有道理,卻缺乏具體的指導。
結果,他的學員在實戰中表現不穩定,對他的指令反應冷淡,甚至有時故意不執行。
他感到挫敗,覺得學生不聽話,而學生則因為缺乏信任而顯得不積極。
問題在於,他沒有深入解釋動作的時機和細節,也未能在情感上支持學生。
經過我的反饋,他開始意識到自己需要更詳細的指導方式,並在後續課程中嘗試更具體地解釋動作,例如「當對手劍尖靠近時,用順時針擋劍」。
這讓他的學生更願意配合,他也因此變得更有自信,學會了如何用清晰的語言領導他人。
案例二
他是另一位表現出色的教練。他在指其他人時,總是詳細解釋動作的時機和原因,例如「當對手伸直手臂時,你要轉移步伐,然後弓步進攻」。
他的學生在實戰中表現出色,命中率明顯提高。
他的指導不僅技術到位,還帶有鼓勵,例如「你一定行,試試看!」
這讓學生感到被支持,自信心顯著提升。
唯一的問題是,他最初設計的動作過於複雜,導致學生練習時命中率不穩定。
經過調整,他學會了設計更簡單但有效的動作,並在實戰中反覆測試。
這讓他的學生不僅掌握了技術,還在比賽中展現了更強的心理素質。
他的成功證明了詳細指導和情感支持的重要性。
案例三:
他的案例則顯示了投入不足的後果。
他在指導別人時,常常顯得心不在焉,甚至公開說「我不知道怎麼教」,這讓學員對他的信任大打折扣。
學員在實戰中幾乎不聽指令,甚至故意忽略他的建議,導致比賽表現不佳。
他感到沮喪,覺得自己無法勝任教練角色。
問題在於,他忽略了學生的心理需求,沒有花足夠時間與學生互動,也未能在指導中展現專業性。
經過我的建議,他開始主動與學生對練,並在每次指導後給予正面反饋,例如「你這次擋得很穩,再試一次!」
這讓學員逐漸願意配合,他的指導效果也顯著改善。
這一案例提醒家長,孩子需要學會如何通過持續互動建立信任,這對他們的領導力發展至關重要。
這些案例表明,當孩子扮演教練角色時,他們不僅學會了技術,更學會了如何與人溝通、建立信任,並從錯誤中成長。
這些能力將伴隨他們一生,無論是在學業、運動還是未來職場中。
▋告訴您,為何讓孩子當教練比拿獎更重要
早在我剛開始教劍擊時,我也曾犯過類似的錯誤。
我以為只要教孩子正確的動作,他們就能成為優秀的劍擊手。
但有一次,一位學生在比賽中因為缺乏自信而失誤,我才意識到,技術只是基礎,真正的成長在於心智與溝通。
我開始改變教學方式,引入角色扮演,讓孩子們體驗教練的責任。
這不僅讓他們的技術更扎實,也讓他們學會了如何在壓力下領導他人。
我的核心信念是:失敗是學習的開始,只要孩子願意嘗試並反思,他們就能超越自己。
家長們,您的孩子有無限潛力,但這些潛力需要通過正確的引導來釋放。
我鼓勵您鼓勵孩子參加這樣的課程,讓他們在扮演教練的過程中學會溝通、領導和建立信任。
這些能力將成為他們未來的基石。
為了幫助更多家長和孩子,我正在準備一門免費的網上課程,涵蓋香港和台灣的學員。
如果您想讓孩子獲得更多這樣的成長機會,請分享您希望孩子學習的內容,或告訴我您在教育孩子時遇到的挑戰。
我們一起為孩子的未來鋪路!
留言